家居装饰材料企业难获收益
事实上,能从“建材下乡”优惠中分得一杯羹的多是建筑材料企业,对于装饰材料企业,尤其是品牌价值较高的企业则很难得利。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民营企业在积极组织自我下乡。如无锡寿德地板适时发起“走进新农村、惠泽无锡城”的产品下乡新闻发布会,董事长孙寿德表示,寿德地板将拿出百万余元直接让利给农民,同时有针对性地研发了适合农村的新产品,如仿古强化地板、经济型实木地板等,迎合农民的需求。
寿德地板积极下乡的举措反映了多数中小民营建材企业开发农村市场的决心和力度。据悉,不少企业已经在农村建立了产品供应、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如瑞嘉地板、全友家私等企业多年来一直深耕二三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在生产、配送、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制定了明确要求,如加强产品的原材料库存和生产;组织相关团购活动,做到送货上门、搞好产品安装和使用辅导;严格执行国家售后规定,强化公司售后服务团队,开展巡回维修服务等。箭牌卫浴北京公司总经理许宏泉直言:“我们的卫生洁具产品一直就有在农村销售,而且有很成熟的销售渠道,卖得很不错,产品质量也好,价格又便宜,相当于早就已经‘下乡了’。”
在“建材下乡 ”浪潮下,建材流通企业同样心情激动。如此多的建材品类,每个品类下还将有诸多企业参与,如果享受政策补贴,必然需要一个集中销售的场所,以控制补贴流程的规范。建材流通企业谁将中标?张仲玲透露,目前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等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在北京建立一家建材超市跟随“建材下乡”,“但这将是一场浩大的工程,何时能实现还不好说”。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东方家园等家居大卖场和建材超市最有实力操作“建材下乡”的流通环节,但此举的盈利能力有待商榷,企业会不会出招还得看相关部门给予的政策导向。对此,东方家园首席运营官栾熙忠表示:“东方家园非常愿意为广大农民兄弟提高住房质量贡献一份力量,公司内部会积极讨论应对这一话题,但目前还不好说能不能参与到具体的‘建材下乡’方案中。”
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市场分会秘书长刘晨认为,“建材下乡 ”会带动广大农村建房消费,拉动内需,提升农民朋友的生活质量,但对于定位高端的家居企业,如北京的一些品牌附加值较高,产品工艺、品质均属上层的建材、家具企业则很难走进下乡目录;而对于那些走进下乡目录的企业则应该非常重视产品的环保性能、质量标准及价格水平。“一定要把又好又便宜的产品送到农民朋友手中,让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建材下乡”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到底让谁得利的问题。有专家指出,“建材下乡”不应该设立补贴制度,如果有的话,就应该直接面向农民。“补贴制度一出台,厂商和经销商就开始政府公关和数据造假等动作,最终获利的也是经销商和厂商。此前出台的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补贴制度已引发各种讨论,质疑其存在猫腻的声音此起彼伏。‘建材下乡’若要真正惠农,其补贴制度就应该以公开透明的方式直接面向农民,而非厂商和经销商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