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与外保温系统整体防火构造三种形式具有一定的内在对应关系:
保 护 层:包括防护层和饰面层。防护层以抹面浆料为主,其厚度和质量稳定性,决定系统层面构造的抗火能力。不同的保护层材质和构造,不同的施工质量,其抗火能力是不同的。防火保护层的存在能有效减少热释放速率峰值,并改善火焰传播性,提高系统防火等级。
防火分隔:系统防火分隔构造或分仓构造的存在,能够有效地阻止火焰的蔓延。防火分隔包括建筑层的防火隔离带、门窗洞口的隔火构造、系统自身的分仓构造等。作为防火隔离带和挡火梁的保温材料,要求在火灾条件下,具有阻隔火焰和热量传播的能力,并在高温火焰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空腔构造:空腔构造的存在可能为系统中保温材料的燃烧及火焰的蔓延提供充足的氧。外保温系统中贯通的空腔构造和封闭的空腔构造对系统的防火安全性能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特别指出的是,在火灾条件下,由于系统中热塑性保温材料受火后的收缩、熔化甚至燃烧,可能导致空腔的形成或封闭空腔的贯通,有空腔的系统会有利于火焰传播,对系统的阻火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3、大尺寸模型火试验简介——窗口火试验BS 8414
3.1 试验目的
模拟外墙外保温系统在窗口火试验下的受火状态,确定外墙外保温构造系统阻止火焰蔓延的能力,以及在火作用下构造系统中保温材料的破损状态。
3.2 试验依据
英国BS 8414-1:2002 Fire Performance of External Cladding Systems–– Part 1:Test method for Non– Load Bearing External Cladding Systems Applied to the Face of the Building(《外部包覆系统的防火性能-第1部分:建筑外部非承载包覆系统试验方法》)。
3.3试验模型(见图1所示)
<1> 试验装置应代表建筑的墙面,由砌筑体或砌筑填充物构成,具有垂直的主试验墙和在其一面并与之成90°角的回转墙(副墙),主墙应提供符合条件的燃烧室。试验设备应持久耐用,不影响试验进程,设备自身不要出现不适当的损坏和失真。
<2> 主试验墙垂直并至少高出燃烧室顶部6000mm,最小宽度为2600mm。
<3> 回转墙(副墙)垂直并与主试验墙高度相同,最小宽度为1500mm;副墙应与主墙垂直建造,距燃烧室开口边缘(250±10)mm。
<4> 燃烧室位于主垂直试验墙的底部,火焰能够从其开口喷出。开口尺寸高为(2000±100) mm、宽为(2000±100) mm;燃烧室应至少 4.275 m3,内部尺寸至少宽为1900 mm、深为1000mm、高为2250mm。将符合规定的合适热源放置在燃烧室内。
图1 窗口火试验模型图 图2-1测点位置示意图 图2-2构造测温布点示意图
3.4 试验方案
表五 第1轮试验选用点框粘酚醛泡沫板薄抹灰铝单板幕墙系统窗口火试验窗的试验方案:
基层墙体
① 系统的基本构造 构造示意图
粘结层
② 保温层
③ 抗裂防护层
④和⑤ 饰面层
⑥
砌体墙 酚醛泡沫板粘结砂浆 70mm厚酚醛泡沫板(600*1200) 5mm抹面砂浆复合耐碱网布(用塑料锚栓⑦与基层固定) 2.5mm铝单板
<1> 系统用点框法粘贴,粘贴面积大于40%,保温板与基层墙体的粘贴(保温板之间相互贴实)有空腔构造,在非火灾条件下,空腔是不贯通的,系统无分仓防火构造。
<2> 试验模型墙体的边角部位玻璃纤维网格布翻包加强。系统内部未设置防火隔离带。
<3> 酚醛泡沫板面抹5mm抗裂砂浆作防火保护层。
表六 第2轮试验选用胶粉聚苯颗粒贴砌酚醛泡沫板铝单板幕墙系统窗口火试验窗的试验方案:
基层墙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