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强网的选择
试验发现,当用镀锌钢丝网增强时,网孔在10毫米–25毫米范围内,网孔大小对拉拔强度影响不大;当面砖胶粘剂非常好时,拉拔的断裂面一般在钢丝网附近。但是,镀锌工艺对钢丝的防锈性能影响非常大(应选择后热镀锌网,先镀后焊或先焊后镀的冷镀锌网都应禁止使用),这是钢丝网的最大弊端。当用钢丝网增强时,一般抹灰厚度均在8毫米以上。此时若使用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砂浆,一是使用不合理,二是成本较高。于是有些施工者采用普通砂浆直接抹灰或是掺一些抗裂剂之类的材料,造成很多隐患。当用玻纤网增强时,对施工工艺影响很大,不同面层施工工艺的拉拔结果差别很大,而且不同厂家的试验结果也不一样。根据试验结果,采用玻纤网增强的,砂浆厚度影响大,砂浆较薄时,拉拔断裂面一般均在网格布位置。当用双层网布时,面层网布的孔尺寸应大些,网间、网下、网上面的砂浆层厚度都不能太小。
标准与现实的差异
根据JC/T 547-2005《陶瓷墙地砖胶粘剂》规定,在制备检测拉伸强度的试件时,先在平放的标准混凝土板上抹一层胶粘剂,再用锯齿抹子梳理一遍,将试验砖放置于锯齿型胶粘剂上,然后在每块瓷砖上加载(2.00±0.015)kg的压块并保持30秒。试验条件是温度(23±2)℃,相对湿度(50±5)%,循环风速小于0.2m/s。具体做法是先加水再加粉料,机器搅拌150秒后,静置熟化一段时间,然后二次搅拌再去使用。但实际施工时的条件与此相差甚远,这是诸多粘砖工程失败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因此应重复强调须用机器搅拌,粘砖时一定要揉压,绝对不可轻敲了事。
关于涂料的相容性问题
抹面用聚合物砂浆和柔性腻子的主要组成是细集料(砂、重钙等)、水泥、聚合物、保水剂等,其中细集料几乎是惰性的,由水泥提供基本的强度。从水泥加水搅拌后的主要水化反应结果可以看出,水泥水化不能没有水(但水分的挥发是一种自然过程)。在外保温用聚合物砂浆和柔性腻子中一般均含有聚合物和保水剂,尤其是保水剂在砂浆和腻子施工后没有水养护的情况下能给水泥的水化提供充足的水。
在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砂浆和柔性腻子中,主要聚合物一般为VAE树脂或水乳性丙烯酸树脂,施工后由于失水干燥成膜而对腻子和砂浆起抗裂增强作用。这些聚合物树脂与水泥共同作用,一方面它们的失水为水泥的水化提供水,另一方面,水泥水化吸收的水为聚合物树脂的干燥成膜又提供了帮助。一般水泥的水化反应和聚合物的干燥成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水泥充分水化前,过早过多失水会造成粉化等现象;在聚合物干燥成膜前,如遇溶剂(包含水),它们又都可能溶出,从而造成结构破坏。
当采用某些溶剂性涂料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有如溶剂挥发率太大,涂膜会很快干燥,影响涂膜的流平性、光泽等指标,表面会产生橘皮状泛白现象。究其原因是溶剂挥发太快,使涂膜迅速冷却,在尚未干燥的涂膜上出现结露或涂膜收缩的缘故。由于涂膜透气性差,又有疏水性,如在潮湿基层上施工,容易产生起皮、脱落现象。另外,涂料中的溶剂可能会对腻子或聚合物砂浆中的聚合物产生溶解作用,破坏腻子和砂浆的结构,从而引起起皮、开裂等现象。而且大量易燃的有机溶剂的挥发,容易引起环境污染。
关于检测报告和验收
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建筑保温市场较为混乱,甲方、监理单位一定要注重对施工过程的过程检验和监管,对于由供应方提供的相关产品检测报告要做好详细认真的复检工作,加强对所提供产品的质量验收,务必要做好每一道工序的验收,严格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