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在实际的推广应用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加气混凝土制品的性能。如在北方应研发低密度、高强度、精尺寸的制品,如能生产B03-B04级、强度在15MPa-20MPa,尺寸精度达到2-1-1,砌筑灰缝小于3mm的制品,其墙体的厚度可以更薄,在北京就有可能从300mm减到250mm满足本地区节能65%的要求。预计设想,如这类制品在北京将价格提高到300元/m3,其厚度减薄到250mm,则墙体材料费75元/m2,加上其它费用则可控制在100元/m2以内,比复合保温墙体的价位还是低很多。何况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室内空间,这也是建筑开发商企求的销售热点,也为使用者带来实惠。
综上所述,单一保温墙体体系有其独特的优势,应该提倡和大力推广,但它不是万能的,使用中有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它的使用范围在墙体中,主要用作非承重的填充墙,最合理的是用于框架结构的外墙,在横墙承重的多层建筑中用作外墙,尤其在地震区的应用要慎重,在短肢剪力墙体系中用量不易过大,因为剪力墙部分还得采用其它保温形式,但是由于低密度产品的开发,其应用的范围相对来说是扩大不是缩小。
(二)一些应用中所谓“老大难”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人们习惯的印象是一谈加气墙体抹灰,就说容易开裂,其实在不少地区已经解决,如内表面抹灰,采用粉刷石膏,外表面采用与加气混凝土材性相适应的干粉砂浆或界面剂,有些企业在生产制品的同时,供应配套砂浆。再者墙体的开裂不仅仅是砂浆本身,还有其它原因。
(三)由于保温节能要求的提高,不仅只是降低制品的干密度,应提高制品的精确度以避免灰缝可能产生的“热桥”。当前普通砌块的导热系数修正值为1.25,如灰缝能缩小到3mm左右,则可不计。另外两点也值得注意,产品的精确,工地对制品的加工应用专用工具,还要提高配件的保温性能,如过梁,应有专用加气混凝土过梁,这问题较为突出。最重要的的是要不断开发各种类型的抹灰砂浆和砌筑材料。
(四)在开发单一保温墙体节能体系时,应根据制品的材性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的热工性能指标,如在严寒地区以及冬冷夏不热的寒冷地区,如果将加气制品纯粹作为墙体、屋面的复合保温材料,则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密度和导热系数。另外一点是,加气制品的其保温性能好,热阻大,但其热惰性指标和蓄热系数差,延迟时间短,因此在某些夏热的华北地区和冬冷夏热地区,既要考虑保温又要兼顾隔热,应提出符合该地区气候特点制品的热工性能指标。在炎热地区虽然没有冬天采暖的墙体保温问题,但对常年消耗空调制冷能耗的这一地区,对墙体的“保冷”和隔热问题也应制订合理的材性指标。也就是说,各地区在开发单一保温墙体节能体系时,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国家对本地区的节能标准结合材性特点,综合考虑制订这一产品的材性和热工性能指标以及墙厚等技术经济指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