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是保温装饰一体化外保温体系。该类体系是以聚氨酯、聚苯板等为保温材料,饰面带装饰,两者结合,由工厂预制成板材,施工时只需将其安装在外墙表面即可。这种做法较适用于工业化施工的建筑外墙,更适宜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另外,保温装饰一体化体系中还有装饰劈裂砌块,是由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空心砌块三者合一的一体化产品构筑的节能体系。
六是幕墙节能体系。该体系是在墙体外部设垂直和水平龙骨,再安装装饰板,中间有空气层,墙外表放置保温材料,在保温层内或外设防水汽膜,表面挂装饰材(可用石材、金属、陶瓷、塑料板或其它板材).此体系在公共建筑中应用较为普遍。
墙体内保温节能技术通常采用三种作法。保温板复合粉刷石膏加强玻璃纤维网做法是将保温板粘贴在墙体内表面,在板面抹粉刷石膏、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层,最后在面层做内饰面面层;保温板与纸面石膏板复合做法是由工厂将保温板与纸面石膏板复合后固定于墙体内表面,内表面装修采用纸面石膏板;保温浆料内保温做法是在表面加强层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也可用粉刷石膏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
外墙夹心保温节能技术包括两种体系。混凝土空心砌块夹心保温墙体系是一种复合保温砌块的墙体,砌块外部为装饰面层,中间为经断桥的保温层,内侧为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三层复合在一起由工厂预制而成的保温装饰砌块;预制混凝土外墙夹芯保温技术做法是在外墙板制作过程中将保温材料放在中间形成复合夹心保温(亦称三明治板做法),保温材料复合在里外两层钢筋混凝土板中,制成带外饰面的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板。
单一墙体保温技术主要适用于框架结构的填充外墙,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对外露梁柱及局部易于产生“热桥”的部位,应作断桥处理。
纵观20年来我国墙体保温节能技术的发展,我们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应用过程中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
墙体保温体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一是开发有中国特色保温体系的能力不足。国内保温材料供应商的规模普遍偏小,节能技术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配套能力差,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主流产品与节能技术的骨干企业不多,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墙体节能市场的需求。
二是保温材料的开发过于侧重有机保温材料,对无机保温材料的开发应用缓慢,无机保温材料的产量、质量满足不了发展需求。
三是保温体系的开发与应用未能与建筑物的功能有机结合。在民用建筑保温中,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保温应有所差异,高层与中低层建筑保温也应有所差异;公共建筑保温中,普通公建与大型公建保温也应有所不同。
四是墙体保温技术侧重于重质墙体的保温技术,对墙体自保温和幕墙保温技术研究不够。墙体设计除了考虑保温性能外,还应考虑墙体的隔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对于墙体只采用传热系数指标显然是不够的,在非稳态传热的条件下,墙体的热工性能除了用传热系数指标外,还应用抵抗光辐射波和热流波在墙体中传播能力来评价。
五是在墙体保温技术中侧重于保温板材、保温浆料与墙体结合受力的研究,忽视了另一种保温填充体与受力体分开的技术研究。目前大量采用的龙骨填充多是聚苯板或聚氨酯板,这种做法是很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