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数据看防水行业:千亿市场规模得以佐证,近三年小企业加速退出。
1、防水市场产品繁多、鱼龙混杂,缺乏官方统计数据,我们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息,从大数据一览防水行业。
2、我们预估防水企业数量约6200家。根据防水协会,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主营收入2000万以上)防水企业达598家,营收达1059亿元。假设规模以下企业平均营收约500万元,则防水行业市场规模达1339亿元。
3、2014-2017年防水企业退出数量分别为30/85/100/123家,其中退出的大企业(注册资本在2000万以上)的仅有2/4/6家,我们认为“新开工面积”增速是衡量地产用防水材料面积增速的最佳指标,2014/2015年地产新开工面积下行(同比-10.7%/-14%),2017年地产集中度提升+环保政策趋严带来大量小企业退出。我们预计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下未来将有更多小企业退出竞争。
4、继续推荐防水行业龙头:
①基建属性较高,基建补短板推进重大工程背景下,基建业务占比有提升空间。
②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背景下防水企业或普遍增加资金回收力度提升经营质量,对标水泥行业的协同防水行业协同空间巨大。
③集中度的提升空间仍大,地产行业下行小企业加速退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湖北建筑防水行业谋划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桂春芳表示:“2019年,湖北省建筑防水协会将继续坚持质量提升工作主线不动摇,推动湖北防水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懈怠,贯彻落实《湖北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不马虎,支持石首建筑防水材料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不停步,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满足,开创湖北防水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带领湖北防水行业为建国70周年献上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0评论2019-04-083413
2018年1-12月防水行业经济分析
1-12月,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的沥青类防水卷材产量同比增长4.29%,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8%,利润总额同比增26.6%。
0评论2019-02-272492
打假!“宏源”之争,“傍名牌”潍坊宏源胜诉!
现今,“傍大牌”的现象在各行业频频出现,致使很多消费者云里雾里,对这些真假品牌和商标产生混淆。市场上出现的假冒品牌不计其数,例如康帅傅、麦肯基、火牛、八个核桃等假冒品牌。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首专门讽刺“傍名牌”现象的打油诗:“卡丹”到处有,“狐狸”漫街走;“老人”头被偷,“鳄鱼”全国游。
0评论2019-01-0815094
以品牌建设促防水行业发展
近年来,企业的品牌建设越发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希望企业能够借助品牌打造,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服务能力,坚守诚信经营,提高产品品质,进而实现企业从无品牌到有品牌,从有品牌到创名牌的转变,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0评论2018-11-282384
防水行业升级方能助推城市“更新”
防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城市进行改造、更新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行业存在的种种瓶颈问题事实上阻碍了城市更新的步伐。因此,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城市更新刻不容缓。
0评论2018-10-302587
马太效应初显 建筑防水行业“强者愈强”
防水行业是一个小行业,但是防水工程的优劣与建筑结构、建筑寿命,以及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非标”产品充斥市场、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却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前行。
0评论2018-10-192422
主动守住防水行业的底线
防水行业是一个小行业,但是防水工程的优劣与建筑结构、建筑寿命,以及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非标”产品充斥市场、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却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前行。
0评论2018-10-172414
深化防水行业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应用
“在碧绿的青山下,高高的烟囱冒出青色的沥青烟气,远远就闻到了刺鼻的气味,实在是大煞风景。”在近日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建筑防水行业节能环保绿色创新大会上,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副秘书长尚华胜讲述了他参加原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对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管工作时在某个防水企业看到的一幕。他表示,尽管这并不是普遍现象,但不可否认,防水行业确实存在一些环保不达标的现象。
0评论2018-10-113061
防水行业打假如何做到标本兼治
对于建筑防水行业来讲,假冒伪劣产品的大量存在是阻碍行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虽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各家企业都在打击假冒伪劣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但其仍在市场上“阴魂不散”。
0评论2018-09-26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