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委组织绿色建筑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培训观摩会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市建委组织绿色建筑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培训观摩会

2018-04-26 15:4882660

4月24日,成都市建委在四川省建科院组织召开绿色建筑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培训观摩会,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培训观摩。会上,市建委副巡视员补学东作动员讲话,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科院、中美绿色能源基金分别就绿色建筑发展与适用技术、既有公建节能改造及案例、合同能源管理做培训交流;会后,组织参观了四川省建科院科技楼(绿建改造项目三星级)。

市建委副巡视员补学东强调,本次培训观摩会,既是为今年节能宣传周预热,也是贯彻落实市委领导干部读书班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要求的落实举措。下一步,市建委将以新时代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引,聚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以“全面落实年”为抓手,把绿建节能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成效。

一是加快推进电子图审系统建设开发,固化图纸、图审电子档案,强化绿建设计源头监管,着力解决施工图设计深度不足、阴阳图纸等突出问题;二是加快制定《建筑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施工图审查机构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将绿建、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和建筑节能等重要设计内容纳入诚信管理,提升绿建设计质量水平;三是加快推动公建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开发,为研究制定公建能耗限额管理等建筑节能配套政策奠定基础;四是持续开展绿建施工图专项检查和公建节能改造目标督查,确保绿建各项政策指标和建筑节能改造目标落地落实。

2018年 成都市新建建筑工程全面落实绿色建筑建设要求

一、民用建筑项目

(一)总建筑面积小于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 小于2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项目,按照不低于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建设。

(二)国有投资、政府投资及由社会代建的公益性建筑(含社区服务类用房、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站)、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运动场馆等公建配套用房,以及学校、幼儿园、医院、图书馆、展览馆、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剧院、科技馆、体育馆等教科文卫体类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含)的公共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大于20万平方米(含)的居住建筑项目,按照不低于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建设。

(三)市级重大项目原则上按照不低于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建设。

(四)同时含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综合类项目,公共建筑部分和居住建筑部分分别对应单一公共建筑项目、居住建筑项目标准执行。

二、工业建筑项目


总建筑面积小于2万平方米的,按照不低于绿色工业建筑一星级标准建设。总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含)的,按照不低于绿色工业建筑二星级标准建设。市级重大项目原则上按照绿色工业建筑三星级标准建设。

2018年—2020年成都市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40万m2

到2020年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40万m2,其中2018-2020年分别实施节能改造面积74万m2、89万m2、77万m2;成都中心城区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59万m2。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平均节能率不低于15%,其中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项目的比例不低于40%。鼓励采用“EPC总承包+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拓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路径

合同能源管理(EMC)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能单位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

四川省建科院专家结合北、上、广、深等先进城市的推广经验以及四川省、成都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改造的公共建筑案例分析,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照明、暖通空调、设备等改造,节能率较高、成本回收快,用能单位可优先考虑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据中美绿色能源基金(上海东方低碳科技公司)专家介绍,EMC模式在效率、投入和专业度上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其商业模式不断丰富,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保证节能量型和能源费用托管型。其中节能效益分享型是主流模式,在已实施项目中占81%。

案例:四川省建科院科技楼——绿建改造项目三星级

据四川省建科院负责人介绍,四川省建科院科技楼在环境上和能耗上分别对整栋楼的声、光、热、气和空调、电、水实施了改造,通过采用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空气PM2.5、TVOC等治理,垂直+屋顶绿化、自保温体系等技术,改造后的科技楼既在保留既有生态和构筑物的基础上大大优化了建筑平面布局,又良好地实施了节能降耗,建筑体形修改为U形,优化了室内通风、绿化面积,室内环境改善、使用功能提升、节能效果显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建筑节能:成本制约聚氨酯保温材料拓市发展
对建筑物进行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其中聚氨酯硬泡外墙保温系统由于其良好的保温隔热性备受业内人士的推崇。然而日前记

0评论2022-09-014875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印发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2021年11月一、“十三五”装配式建筑发展评估1(一)“十三五”

0评论2021-11-229877

何谓建筑节能50%和65%
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

0评论2021-11-214196

句容开展绿色建筑专项检查
为贯彻落实绿色建造理念、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近日,句容市建筑节能技术服务站对全市20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33个在建项目进行了绿色建筑专项检查。

0评论2021-11-209099

建筑低碳不能只盯着建筑节能
要实现“双碳”目标,建筑行业的发展路径依次是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产能建筑。在此过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国对于建筑节能的领会和贯彻程度非常深,相关体系也较为健全。不过,除了节能,建筑低碳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0评论2021-11-169272

山东省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应用认定省级网办系统11月关闭
我省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应用认定(以下简称“节能认定”)行政确认事项下放至各设区市实施后,需由各市按照规定的业务操作流程,将节能认定行政确认事项配置到政务服务审批系统。近日下发的《山东省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应用认定网办系统配置工作的通知》就此作出部署。

0评论2021-11-169110

呼和浩特: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呼和浩特市日前出台《呼和浩特市建筑节能和

0评论2021-11-169185

在‘双碳’背景下,中国建筑节能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建筑行业是决定一个城市碳中和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双碳’背景下,中国建筑节能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建筑节

0评论2021-09-241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