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巨大!10个层面看清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信息量巨大!10个层面看清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8-04-25 13:241998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在过去的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伴随PPP、“一带一路”、技术进步、营改增等环境与政策的重大变革,特别是中美贸易争端及国际贸易格局的调整,建筑市场与企业正在加速分化,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建筑行业新生态在“大破大立”中逐渐形成。2018,建筑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一带一路”带动建企走出去,风险防范要做好


十九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彰显了中国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与信心。“一带一路”倡议是新形势下中国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方案,承担大国担当,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一带一路”使中国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机遇,有助于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建筑服务走出去,促使沿线国家资源、能源进入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城市综合开发等方面有着庞大的投融资需求,而中国拥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的巨大产能,我国的水泥、钢铁、煤炭产量和高铁里程都超过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中国企业在工程技术、设计、装备、施工等诸多方面同样都具有明显优势,“中国速度”更是无人能比。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恰逢其时,为希望海外发展和投资的中国工程企业创造了不可多得、前所未有的“走出去”的宝贵机遇。特别是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与机制的市场化、国际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中国企业包括国际工程企业“走出去”正遭遇到语言、人才、法律、宗教、国情、商务管理、建筑标准、文化冲突、国际化与本地化等各种各样的难题和挑战,这些挑战不断刷新着国人的认知、做法和经验。中国工程企业要想成为真正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不仅“走出去”而且“走进去”,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各种风险的防范。因此,建议已经或准备“走出去”的企业密切关注境外市场动态、当地法律法规、财税准则等,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承包和国际项目投融资风险,使中国工程企业和中国资本更好地走向世界。


投融资市场变化带来PPP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当前的三大攻坚战,首当其冲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地方债漏洞严防死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谈PPP。自去年年底以来,PPP市场处于规范期,一些不符合规范或不适合使用PPP方式的项目逐渐被清理出PPP项目库。


财预50号文、87号文,禁止政府方对PPP资本金回购形式的名股实债;国资委192号文禁止央企对PPP资本金回购形式的名股实债;财金23号文禁止国有金融机构对PPP资本金以名股实债等债务方式出资进行支持,PPP模式三大主体监管全覆盖。


尽管如此,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PPP市场。截至2018年3月底,全国范围内公布中标的PPP 项目已达到10.45 万亿元,PPP市场正式突破十万亿大关。PPP政策正在调整,PPP的基本方向不会变,如果错失了PPP,建筑企业就错失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建筑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强化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为快速发展和转型提升奠定基本条件。


乡村振兴战略创造建企发展新机遇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促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码要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要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如此高标准地建设如此广袤的乡村,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中央一号文件对于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钱从哪儿来”有全面的谋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明确要求确保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农村金融要回归本源、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把土地增值收益这块“蛋糕”切出更大的一块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农村建设必须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这是建筑企业进入这类市场应该关注的前提条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基础上,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毫无疑问,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也为建筑企业带来了历史的机遇。建筑企业可抓住返乡干事创业的契机,携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投身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洪流,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家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


2003年,原建设部发布《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在明确工程总承包基本概念和主要方式的同时,制定了进一步推行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措施。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完善总承包管理制度、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和水平。从“培育发展”到“进一步推进”这一措辞上的细微变化,实质上体现了国家对工程总承包的认可和大力推广的决心。


2017年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指出,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制定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和合同范本。政府投资工程应带头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鼓励非政府投资工程委托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在民用建筑项目中,充分发挥建筑师的主导作用,鼓励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与传统模式相比,工程总承包不仅改变了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更重要的是其拥有施工总承包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降低工程投资风险,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同时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新常态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建筑业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快速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也是行业未来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传统建设模式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负责不同环节和不同专业的工作,项目管理的阶段性、专业分工割裂了建设工程的内在联系。由于缺少全产业链的整体把控,易出现信息流断裂和信息“孤岛”,使业主难以得到完整的建筑产品和服务。与传统模式相比,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约投资成本、加快工期进度、提高服务质量、有效规避风险四个方面。其核心是工程建设项目效率的整体提升。这种提升的原因在于把业主项目管理的外部利益关系转变为了工程总承包商的内部利益关系,因此工程总承包商自身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一体化的竞争力成为工程总承包市场竞争的关键性标志。


工程咨询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外的咨询业从19世纪中叶开始,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我国咨询业起步较晚,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咨询业的出现和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有助于缩小我国工程咨询水平与国际的差距,与国际接轨。


全过程工程咨询是国家宏观政策的价值导向,更是行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全过程工程咨询覆盖面广、涉及专业多、管理界面宽,对提供服务的企业专业资质和综合能力增多提出了较高要求。业务模式及种类的确定、相应规范和要求的出台、政策环境的构建都十分重要。


千亿房企促进建筑企业的集中和分化


在建筑业变革的形势下,建筑企业分化还会加剧,强者越强,弱者出局。


在2017年房地产市场的大浪淘沙中,房地产企业“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更加确立,千亿市值房企已经有18家,其中内地千亿市值房企分别有万科、碧桂园、中国恒大等11家,较2016年底增加5家。2018年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排名前30位的房企有望抢占全国房地产市场50%左右的市场份额。未来中国的龙头房企仍将受益于城市化,并且有望受益于整个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多元化扩张前景可期。


房地产市场直接带动下游的建筑业,在建筑业的细分市场中,房屋建筑领域占将近70%的份额,房企的集中化能力越来越高,必将促进建筑企业的集中和分化。但是随着国家房地产政策的调整,特别是相关长期性政策的逐步出台,建筑企业在房地产项目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风险增大。


BIM等技术进步推动建筑企业升级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乃是大势所趋。对于建筑企业而言,BIM是一股难以阻挡的洪流,以强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冲击着建筑施工领域,将带动建筑业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进行转型。


BIM使建筑可视化设计成为可能,能真正解决复杂工程的大数据创建、管理和共享应用等问题,在数据、技术和协同管理三大层面,提供了革命性项目管理手段,BIM+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将成为常态。但是BIM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数据来源、数据的可靠性、数据的充分性等,都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否则BIM应用的结果必将走向反面。


BIM是打破原来竞争格局的利器,是民营施工企业逆袭的机会。BIM还将促进建筑施工行业创新发展,对行业的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有效提升行业信息化程度,提高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集成化交付能力,促进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效率的显著提升。


装配式迎来高速发展,成本与安全备受关注


如今,一个由建筑、房地产与技术共同支撑的装配式建筑中国梦,正在落地为新时代的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要求“力争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去年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批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


这标志着装配式建筑将从试点示范走向全面推广阶段,步入高速发展时代。从行业改革发展的全局来看,我国建筑业又向产业现代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前10月,全国已落实新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约1.27亿平方米,2016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1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4%,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4.9%。


发展装配式建筑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带来了包括结构体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它要求企业开发、设计、生产和装修等整个产业链条必须都是完整的,特别是工业化生产方式与施工生产方式能够有机结合,这对于目前很多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构件连接部位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处理不当会形成安全隐患。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与安全、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偏高,既是国内外研究的技术关键,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政治生态变化让拿项目从“凭关系”到“拼实力”


十八大之后,反腐力度非常大,政治生态的变化会使原来靠关系拿项目的越来越少,无可否认还会有,但是建筑企业由“凭关系”逐步到“拼实力”,靠走关系跑项目、拉工程的路越来越行不通。


经济历来都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制约。政治的生态变化必然导致经济环境与因素的变化。竞争回归“拼实力”的经济本质是国家改革发展的客观结果,对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是一大利好。


建筑业市场的竞争从来都是激烈的,如果说以前的竞争既靠实力,又靠关系的话,那么现在的竞争主要就是凭实力。野蛮生长、鱼龙混杂的自由竞争时代过去,垄断竞争的新时代正在到来,并由此形成建筑业商业新形态、发展新动力。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需要坚定自身的定位,并努力塑造核心能力。


增值税税率下调,建企税负仍面临增加的压力


从2018年5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营改增”是把双刃剑,如果纳税筹划做不好,有时候会稀释利润。这次增值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如同下了一场毛毛雨,税负依旧面临增加的压力。


营改增后,增值税以票管税、凭票抵税给建筑业征收管理带来很大风险。建筑企业本身组织形式复杂,挂靠、分包、转包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环节多、管理链条长、作业流动性大。它在整个行业中居于核心地位,上游有各类建材生产销售、设计服务、鉴证服务等行业,下游有房地产、劳务派遣等行业。“营改增”将对建筑行业的整个业态将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一些原来有一定资质、主要依靠“挂靠”收取管理费的建筑企业将面临能否“生存”的巨大压力。


实施营业税的时候,挂靠的项目经理或者说包工头,经常采取以虚开建筑业营业税发票向承包方报账的形式拿走其自身利润,以逃避缴税。但是“营改增”后,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挂靠行为,采取虚开发票的形式,则会面临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轻则补交税款、滞纳金,重则被处以罚款,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升级


自2014年开始,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便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再次发布《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拟用3年左右时间,使建筑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动下,“以诚信赢得市场、以质量获取效益”已成为建筑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恪守的准则,“质量第一”成为行业核心价值导向。同时2017年12月,住建部又发布了“关于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为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向,成为提升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8年工作要点》近日印发,强化建设单位首责,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手段倒逼各方主体质量责任的落实。严格执行对事故责任企业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规定。主体责任的落实,倒逼建筑企业由粗放型的工程项目管理向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升级。


2017年,建筑业“革故鼎新”之举层出不穷。2018年,建筑业改革将进一步深化,触及行业现有利益格局的举措将陆续落地。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该读懂改革背后的国家意志、摸清转型升级的可行脉络,奋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顺应改革浪潮,适应内外变化,谱写生存与发展的创新篇章。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江西省6举措抓好建筑市场和安全生产监管
近日,江西省住建厅为进一步推动江西建筑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采取6项举措,全力抓好建筑市场和安全生产监管。

0评论2019-04-292931

黑龙江省启动专项行动整治建筑市场乱象
日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建立建筑市场违法违规问题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健全准入清出机制,依法依规将存在围标串标、转包、挂靠、“挂证”、恶意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清出建筑市场,营造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促进全省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

0评论2019-04-163226

安徽省芜湖市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对砂浆的使用
接2017年1月18日第1005期“芜湖市党政领导接待日”“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对砂浆的使用”交办件之后,我委高度重视,立即责成芜湖市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和发展散装水泥办公室调整了职能分工,组织精干人员,着手解决我市预拌砂浆推广应用问题。

0评论2018-09-202297

市住建局力促农村新建住房 全部使用合格新墙材
为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在农村建筑市场的推广应用,近日,汝州市住建局组织墙改节能专家深入陵头镇叶寨村、余窑村,纸坊镇张庄村、赵西村等,对2016年以来,该市农村新建住房使用的主要墙体材料及产品来源、建筑结构形式及建设成本等进行调研。

0评论2018-09-191814

2018中国民用建筑行业分析 2025年装配式建筑市场达5万亿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民用建筑 (Civi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0评论2018-04-092454

美国最大的住宅新建筑市场绝热产品安装商IBP公司宣布收购Blind Ambitions公司
俄亥俄州哥伦布市消息:行业领先的绝热和补充建筑产品安装商IBP(Installed Building Products)公司日前宣布收购Blind Ambitions有限责任公司。Blind Ambitions成立于2006年,在东南部有多处厂址。Blind Ambitions专业安装新住宅建筑行业的窗帘、遮阳蓬、百叶窗,过去十二个月的收入达940万美元。

0评论2018-02-289310

住建部建立“黑名单”制度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近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住建部要求地方各级住建主管部门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具有拖欠工程款等情形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将被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

0评论2017-12-271869

被动式建筑:未来建筑市场的重要选择
“被动式建筑是当今世界健康和舒适度最高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之一,因其能耗仅为传统建筑的10%左右而广受市场欢迎,在欧洲已经进入区域性推广阶段。我相信,被动式建筑也将成为我国建筑未来发展及开发‘一带一路’国际建筑市场的重要选择。”中安和平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扬,在9月20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安和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应用与发展座谈会暨国际被动式建筑PHI标准推介会上,如此表述自己对被动式建筑在中国市场的看好。

0评论2017-10-118191

未来十年中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庞元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研讨会”上表示,未来10年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规模将累计达到2.5万亿元,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0评论2017-04-101583

2017年全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2月14日,全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会议暨第一季度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在南宁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广西将继续加大建筑市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围绕守住安全生产这条底线,继续抓好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提升,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进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等重点工作,加强服务企业和自治区重点项目协调,全面提升我区建筑市场监管水平,深化建筑业改革发展。

0评论2017-02-171636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