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报告:近五年行业增速将保持6.5%左右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报告:近五年行业增速将保持6.5%左右

2016-08-01 11:4314900

2016年7月28日,由中国建筑(601668)装饰协会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建筑装饰蓝皮书: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从1984年到2015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从默默无闻的小行业发展成为以万亿元为计量单位的庞大产业。这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高速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黄金30年。30年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以两位数的增速高速发展。2015年,全行业总产值达到3.40万亿元,从业人数达到1600万人。


存量房市场主导特征越发明显  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性正在减弱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从增量市场主导向存量市场主导转变。存量房销售面积超过增量房的格局已经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迅速扩散到二线城市。也就是说,存量房交易成为房地产主导市场。


建筑装饰行业的市场存在二重性,这就是增量市场的建筑装饰和存量市场的建筑装饰。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建筑装饰行业此前高度依赖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增量房市场趋于稳定下降,而对存量房进行改造和再装饰的存量房市场快速增长。不难看出,存量房市场是相对独立于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等上游产业的自有业态,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老旧房屋的功能改造。如节能成为国家战略以后,2012年开始逐渐形成了大城市老旧住房的楼顶平改坡、外墙保温、金属门窗置换等社区改造性专业装饰市场。因为我国目前的存量房大部分是老旧房,所以功能改造性装饰市场空间巨大。二是存量房周期性再装饰市场,住宅存量房的再装饰周期一般在10年,公共建筑存量房的再装饰周期一般为5年。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城镇仅存量住宅面积就达到238.71亿平方米(当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7平方米,城镇常住人口7.3亿),即使其中1/10住房存在再装饰需求也达到23.87亿平方米,远远高出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85亿平方米。因此,随着中国新增房地产市场规模的见顶和存量房市场的滚动再装饰,建筑装饰行业存量房主导市场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房地产交易市场规模的影响力逐步下降。


智能化是建筑装饰行业必须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2013年度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发展报告》认为,所谓代表未来的智能建筑是以公共建筑或住宅为平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安防、自动控制、大数据等有关技术集成,构建出的便捷、安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可见,智能建筑给塑造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


智能装饰与普通装饰最大的差异在于智能的嵌入,即在装饰装修过程中融入了现代高科技元素。智能装饰被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居住、办公及其环境中的各种有关子系统互联互通起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智能化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日本和美国的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在60%以上,而中国“十二五”末在15%左右。我国智能建筑及智能家居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十三五”期间市场规模增速维持在25%左右,处于二者之间业态的智能装饰业未来的市场前景巨大,包括新增建筑的智能化、既有建筑的智能化改造和系统升级,以及运行维护三个市场的构成前景都不可小觑。


软装必将成为建筑装饰领域潮流


蓝皮书指出,软装已经逐渐成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不同的研究部门提供了相似的数据用以证实这一判断。201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软装装饰品的消费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预测之后几年将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的数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家居行业产值已突破10000亿元,并且每年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业内人士预计,未来10年,软装产值将占到建筑装饰行业的40%以上。显而易见,软装行业已经张开触角,逐渐触及建筑装饰行业的各个角落。


以前,国人购买新房后,雇用一家装修公司,刷墙面、铺地板、安装厨卫,追求整洁方便,很少要求装修风格。现在,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业主转换装修思路,除了基本的墙面、地板、门窗,还要利用装饰品搭配个性化的风格,如田园风格、欧式风格、地中海风格等,实现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毋庸置疑,“轻装修,重装饰”的家装理念已经由建筑装饰市场扩散到消费者群体。虽然目前高质量的软装设计依然是高收入人群的选择,但随着互联网大潮的推波助澜,软装设计将很快走入千家万户。从区域划分来看,东部一线城市的软装行业发展已逐渐稳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超大城市都开设专门的家居饰品商城,其中深圳已经领先一步,成为全国家居饰品基地和集散中心。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如重庆、成都、武汉、长沙等,也进入起步阶段。业内人士预测称,未来中国家居软装饰的消费与家具消费的比例将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达到1∶1水平,即一个新家如果购买1万元的家具,那么家居饰品的消费也会达到1万元。可见,未来的软装市场商机无限。同时,以几代同堂为主的中国传统家庭生活模式逐渐被多元化的家庭单位所取代,当青年人取代老年人成为居住诉求的主体,软装也会从锦上添花式的需要演变成刚性需求,为未来人们对生活空间丰富化、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提供全新的方向。


从当前发展趋势看,家装行业即将裂变为三大入口:互联网家装、定制家具和软装陈设。其中,软装陈设作为一大入口,占据了家装行业的半壁江山,其威力不容小觑。硬装+软装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为传统建装企业嗅到软装的广阔前景,必定会对企业展开系列转型。互联网的融入使软装从刚刚诞生时便成为建筑装饰行业的弄潮儿,互联网软装企业蜂拥而入,想要获得成功,仍需脚踏实地,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不忘打品牌战,逐步巩固软装在建筑装饰市场的地位。


2016-2020年建筑装饰总产值增速将保持在6.5%左右


蓝皮书指出,从历年建筑装饰产值与全国GDP比重上看,该比重基本在5%上下浮动,近几年呈小幅上升变动。因此,利用GDP在2016~2020年的预测数据和两者比重的这一关系,蓝皮书预测了2016~2020年建筑装饰市场总产值。从增速变动上看,2016~2020年建筑装饰总产值增速均高于GDP增速水平,保持在6.5%左右的水平。


在预测了建筑装饰总产值之后,蓝皮书利用动态趋势滚动预测法,对2016~2020年三大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16~2020年,建筑幕墙产值占建筑装饰总产值比重稳步攀升,到2020年达到13.5%,比2015年增加了3.2个百分点;住宅装饰产值占建筑装饰总产值比重将持续下滑,到2020年达44.3%,比2015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公共建筑装饰产值比重在2016年先上升了1.1个百分点,之后逐步下降,到2020年达到42.2%,相当于该细分市场在2015年的产值比重。


行业施工人员大多是50后、60后,人才断档风险大


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施工人员大多是50后和60后。随着这批人年龄的增长和逐渐“退休”,再加上现代年轻人对于工作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多不愿从事这种“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因而,未来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可能会面临施工人才断档的风险。不仅如此,未来由于劳动力资源短缺,以及招聘渠道单一所造成的招聘成本增长的压力,会给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施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精准发力进一步理清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思路
在世界经济大背景和全国、江苏省发展大格局中谋划建筑装饰业发展,解决好对新常态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上来,努力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办法、发展更稳健。

0评论2017-01-131470

建筑保温装饰行业如何打开供给侧改革之门
如今,加快推进绿色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10月21日,第三届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绿色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会上发布了《绿色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评价标准》,自2016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0评论2016-11-041631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标准化建设提档加速
日前,住建部批准《内装修—细部结构》等8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并规定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些标准与建筑装饰业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标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协会的大力推进,以及领军企业的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提档加速。

0评论2016-05-271532

深圳建筑装饰行业率先在全国禁用溶剂型涂料
据市环保部门介绍,截至7月底,《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共40项任务中,新建项目环保管理、港口作业机械污染控制、燃煤发电机组深度脱硫除尘、汽车维修行业有机废气治理等30多项任务进展较为顺利。其中,妈湾电厂污染物排放已稳定低于国家最新排放标准,全市建筑装饰行业已在全国率先全面禁止使用溶剂型涂料。

0评论2015-08-272070

建筑装饰行业前景广阔 行业转型有两大特点
除了国家宏观政策和房地产行业变化对建筑装饰行业有一定影响之外,建筑装饰行业转型发展不断深入、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是两个突出特点。

0评论2014-05-21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