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是绿色建材发展的重大时机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新常态是绿色建材发展的重大时机

2016-01-28 09:4315260
       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人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建材工业也在迅猛发展。建材工业走完了发达国家需要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历程,成为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与此同时,传统建材行业作为一个资源消耗大,能源消耗大,环保问题突出的产业,其发展模式和方向不断引发人的深思。


在新常态形式下,国民经济将实行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的稳定发展模式。毋庸置疑,传统的建材工业发展模式将受到巨大的挑战,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会面临很大的调整。总体判断是:传统建材增长空间不大,着力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具有安全、环保、健康、节能、智能等概念的绿色建材将得到长足发展,成为行业增长的推进器。


新常态的第一个特点是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过去十年,得益于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和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建材工业的增长速度也一度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其中,主导建材工业的水泥、玻璃等传统行业尽管产能已严重过剩,但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的政策刺激和收购兼并的利益驱动下,仍维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这也是建材工业的必然发展趋缓。我们分析认为,在国家宏观经济状况、政策以及市场要素的作用下,加上结构调整因素,传统建材尤其是基础建材行业发展将进一步趋缓,主要任务是消化产能,增速可能降低到1%以下。而绿色建材依然会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新型的节能、环保建材甚至会迎来爆炸式的增长机会。主要原因一是在保持建材工业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传统建材的收缩给绿色建材的发展腾出了相对广阔的增长空间;二是我国42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依然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改造和二次装修的市场需求;三是中国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国家的基本政策和方向;四是受制于资源、能源、环境污染的瓶颈,加上公众环保意识的大幅提升,绿色建材将逐渐由从属地位走向主导地位,最终引领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


新常态的第二个特点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放到建材工业来看,就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是要以牺牲利益为前提的,要阵痛之后才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靠自发行为完成调整是不可能的,动力不足,压力不够。以水泥为例,国家发改委早在2008年就开始调控,列为产能过剩产业,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政策。但是直到2014年,当年建成投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仍有54条,总产能7000多万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过去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了基础建材的投资,使地方新上或扩产项目的欲望依旧强烈。结果就是高速增长掩盖了结构性矛盾,客观上为传统建材提供了保护伞,遏制了新兴绿色建材的发展。


新常态形式提倡的结构调整,是以降低速度、优化结构为前提的。以GDP论英雄时代的终结,给了绿色建材翻身和发展的重大机会,将会成为建材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分水岭。


新常态的第三个特点是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建材技术成熟,工艺定型,创新的空间有限,而绿色建材属于新兴的产业,在产品、技术、工艺、装备上都存在广袤的创新空间。与其他产业类似,绿色建材产业在创新道路上也一样面临一些障碍:体制、机制和观念。新常态形式提出的混合所有制,在阻碍创新最大的体制问题上会有较大的突破,并进一步影响创新过程中的机制设计。至于观念的转变,需建立在体制机制转变后形成的价值观的基础上,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方式将逐渐终结,带有创新基因的新兴绿色建材产业在新常态形式下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绿色建材最终还是服务于建筑和居住环境,在越来越强调安全、节能、健康、智能的人居环境时代,绿色建材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方向。一是满足人居安全的建材。在建筑由于遭受自然灾害或其他形式破坏的条件下,能够保证居住的安全性或将损失降到最低,这类建材包括防火阻燃材料,抗震材料,抗风材料,防辐射材料等。二是节能降耗建材。既有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节能建材可以从根本上提供材料支持和保障,其发展方向包括高效保温隔热材料,节能玻璃,相变储能材料,光伏、光热等新能源材料。三是环保健康建材。此类建材决定了室内人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是最受社会关注的绿色建材,其发展方向包括抗菌材料、净化空气材料、自洁性材料、隔声降噪材料、防电磁污染材料等。四是智能建材。这是未来智能建筑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其发展方向包括湿度自调节材料,温度自调节材料,自修复材料,自调光材料,变色玻璃等等,这类材料的普及应用,将实现绿色建材与人居环境的完美融合。


纵观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无一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旧常态下解决的是住得起的问题,新常态形式下倡导的发展理念,解决的是住得好的问题。有利于绿色建材这种人居材料在本质上实现对建筑的回归,因此新常态形式是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兰州市墙改节能中心:积极帮助企业申办绿色建材认证标识
2022年1月6日,兰州市墙改节能中心发布消息,今年该中心将紧盯“双碳”目标,全力做好兰州市建筑工程领域节能工作,助力绿色建材

0评论2022-01-097802

山西绿色建材(霍州)园区 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线投产
5月5日,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材(霍州)园区揭牌暨年产40万立方米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线投产,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汾市委书记岳普煜出席投产仪式。

0评论2019-05-104335

2019第三届雄安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材展览会召开
5月6日,由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雄安开发委员会、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德维斯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北京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19第三届雄安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材展览会”在雄安新区召开,“2019第三届雄安装配式建筑创新发展论坛”同期举行。

0评论2019-05-073440

雄安新区未来或有90%以上建成绿色建筑
4月15日,2019年第三届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共筑雄安高峰论坛在雄安新区容城举办,首部《雄安新区建设适用建材指南》(以下称《指南》)在论坛上宣布出版发行。南山铝业(600219)、葛洲坝(600068)、河钢集团、正泰电器(601877)、美的空调等130家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前沿创新能力和节能绿色环保标杆企业,成为首批入编《指南》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在会上,河北省政府研究室宏观处处长陈万钦谈到,我国绿色建材仅占建筑业用材料的10%左右,雄安新区将来90%以上都要建成绿色建筑。

0评论2019-04-163712

推广应用绿色建材 助力雄安新区建设
为紧跟雄安新区建设步伐,助力雄安新区绿色建设,由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雄安开发委员会、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德维斯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北京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雄安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材展览会”将于2019年5月6日~8日在雄安新区雄县包装城广场举行。

0评论2019-04-093885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助力建筑高质量发展
绿色建材、室内环境安全、装配式建筑近年来一直都是建材业、建筑业最热的话题。什么样的建材产品才是绿色建材?绿色建材认证标准又如何贯彻落实?怎样才能保证室内环境安全?装配式建筑应怎样发展?有关这些问题的探讨,业内始终不断。

0评论2019-03-152306

吉林继续开展绿色建材标识评价
近日,记者从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为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推动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开展,依据《吉林省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实施方案》(吉工信办联﹝2016﹞20号)和《吉林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吉建联发﹝2016﹞18号)要求,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开展2019年度绿色建材标识评价工作的通知》。

0评论2019-02-262095

广西加速推广应用绿色建材2020年底比例达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将通过加快完善绿色建材相关规范制度,加大对市县的监督检查力度,加速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这是从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召开的全区进一步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会上得到的消息。

0评论2019-01-252140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装配式绿色农房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启动
近日,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装配式绿色农房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秦皇岛市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强,绿色建材部品处处长刘敬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何更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曾雁,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专家及唐山冀东发展燕东建设有限公司等20余家装配式绿色农房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0评论2019-01-182287

四川省发布《抹灰石膏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为落实《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建勘设科[2014]581号)要求,我们依据《四川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组织编制的《抹灰石膏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已通过专家评审,现发布实施。​

0评论2019-01-142231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