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产能过剩亟待破解扩展下游是当务之急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聚氨酯产能过剩亟待破解扩展下游是当务之急

2015-12-03 08:5022120
       再过50多天十二五就将结束,我国石化行业将步入十三五的新征程。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行业,聚氨酯行业在十二五期间成果显著,但也暴露了产能过剩等问题。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聚氨酯行业也将从快速增长期进入深度调整期。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突破关键技术,扩大下游应用,加快产业融合,是行业发展的重点。

       产能过剩亟待破解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聚氨酯相关技术装置后,行业开始迅猛发展。2002~2007年聚氨酯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23%,2008~2014年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在市场带动下,我国聚氨酯原料产能迅速扩张,目前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抑制产能过剩,成为十三五行业的重要课题。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国会介绍,目前聚氨酯主要原料,如MDI、TDI、聚醚多元醇、BDO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

       9月19日,巴斯夫重庆40万吨MDI项目正式投产。至此,我国MDI产能已经达到294万吨,还不包括日邦聚氨酯在浙江的8万吨分离装置。2008~2014年中国MDI缺口不断减小,国内产量不断提高,进口减少,出口增加。2014年全国MDI消费量约230万吨,主要生产企业的开工率维持在70%左右,产能过剩已然凸现,产需比达到100%。预计2018年产需比将达110%,国内生产完全能满足国内消费,并大量出口。

       随后,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标志着年产80万吨MDI项目落户渤海新区。

       目前,由于市场预期不乐观,日本三井等MDI企业已经在关闭工厂,而我国还有一些企业有新上MDI项目的意向。‘十三五’期间,我国MDI产能还可能进一步增加,过剩压力与日俱增。吕国会说,不仅是MDI,现在我国BDO年产能接近200万吨。未来几年我国还有计划110万吨拟建项目开工建设,3~5年后,BDO总产能将会突破300万吨大关。

       相关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聚氨酯行业短时间内处于供过于求阶段,要消化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估计需要3~4年的周期,也就是说在2020年前供需关系不会发生改变。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产能过剩加剧,行业洗牌已是在所难免。据介绍,就TDI行业而言,由于供过于求,行业利润已经处在历史最低点。过剩的产能在2~3年内预计很难被消化掉,整个行业即将进入整合淘汰期。未来TDI工厂规模化、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一些产能小、上下游产品线单薄的工厂必将被淘汰。在行业整合淘汰期内,预计市场价格以及工厂利润都会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陶氏化学聚氨酯业务部亚太区商务总监圣德瑞坦言,目前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聚氨酯原料确实出现了过剩,未来这些项目的成本竞争将空前激烈,不具备成本竞争优势的项目必将出局。

       几年前,不少聚氨酯原料还是很紧俏的精细化工产品,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成长期到衰落期的产品生命周期。未来聚氨酯原料生产企业一定要审时度势,认清现实,调整方向,扩大市场;要加快产业一体化进程,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重视解决好产品生产和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问题。吕国会建议。

       扩展下游是当务之急

       在经济增速放缓、传统聚氨酯应用市场增长停滞不前的预期下,如何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扩展聚氨酯下游应用领域已是当务之急。

       吕国会认为,近10年来,随着基础原料产业不断壮大,制品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到2014年底,我国聚氨酯产销量达到960万吨,占全球总产销量的40%以上。从今年的情况看,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聚氨酯消费量增速将明显放缓,必须进一步扩大应用规模和领域,以提高其消费量。

       郭毛毛表示,聚氨酯原料短期内虽然供大于求,但从材料本身看,依然是一种高性能的新兴材料。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环保型、舒适型和高耐候性等聚氨酯制品未来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吕国会强调,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聚氨酯企业应瞄准一些新兴领域,以此作为扩大市场的出破口。首先,产品要加强中高端市场的布局。如集装箱、管道、LNG储罐用的聚氨酯保温材料,以及一些高强度的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聚氨酯弹性体等,对原料质量、稳定性和技术要求较高,目前我国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要求,这些领域应该是聚氨酯行业扩展应用的重点。其次,在原有市场基础上要加快在汽车、高铁、太阳能、建筑节能、环保及新型产业领域的推广应用,研发功能性、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环保型(水性和无溶剂)聚氨酯产品。

       吕国会介绍说,十三五期间,聚氨酯泡沫塑料产品应向功能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加快建筑保温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推广应用;开发新一代泡沫塑料用助剂,重点开发与新一代发泡剂相匹配的匀泡剂、阻燃剂、催化剂以及交联剂等新的助剂品种,开发聚氨酯泡沫塑料新产品。

       聚氨酯弹性体行业特别是CPU、防水铺装材料等要加强结构调整,提升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TPU、氨纶等要注重新技术开发和产品质量,扩大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聚氨酯材料在高铁、汽车、城市交通、风能发电、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中的应用规模。

       高性能TPU性能优良,应用广泛,无毒无污染,可回用降解。‘十三五’期间,我国企业应立足开发用于汽车、建筑、医用、可接触食品材料等高端TPU产品,提升中国TPU产品的竞争力。现在我国高性能TPU的原料均能生产,规模也很大,但高性能TPU的发展受到有关技术配方限制。其中扩链剂虽然用量不大,但是对于提高产品性能和提高应用领域意义重大。MOCA、M-CDEA、E-100、E-300、4200、HQEE、HER作为交联剂或固化剂,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军事、电子、高铁、钢铁、矿山、涂料、建筑、汽车、飞机制造、采光工业和体育设施,我国应大力推广新型扩链剂的应用规模,特别是一些新型芳香族扩链剂系列产品。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苏州湘园特种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说。

       周建介绍说,目前该公司建设了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弹性体交联扩链剂项目--万吨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DCS远程控制自动化生产装置,达到清洁生产要求,而且产品品质纯度也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远销海内外。

       吕国会表示,十三五期间,还要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提升聚氨酯水性木器漆、水性地坪漆和水性工业设备漆等产品性能,加快产业化进程,扩大应用规模;要大力开发高性能聚氨酯(含聚脲)防水涂料,推广其在高铁、城市轨道交通,风能、太阳能光伏等产业上的应用;加快环保型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及专用树脂的研究开发。此外,革用树脂领域要加快开发水性、无溶剂和热熔型(TPU型)聚氨酯合成革树脂;开发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树脂;加大专用助剂的开发。胶粘剂和密封剂领域,要加快非溶剂化聚氨酯产品开发;加快PUD下游胶粘剂配方和制备工艺技术研究,提升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密封剂的综合性能,扩大在汽车、建筑等领域的应用规模;加快有机硅改性聚醚密封剂的研发。

       一带一路实现借船出海

       圣德瑞认为,除了中国之外,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聚氨酯市场潜力值得关注。这与中国聚氨酯行业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并将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为聚氨酯行业提供一个转型升级的强有力支点。

       以聚氨酯保温管行业为例,目前随着国内发展逐渐进入饱和期,石油化工行业增速减慢,国内保温管的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小。然而,国内保温管企业的投产脚步依然没有停止,产能过剩问题已无可避免。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外基础设施的建设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聚氨酯保温管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参与,例如搭建高铁、建设输油输气管道、建设港口等,将会有效化解聚氨酯保温管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有助于国内聚氨酯保温管企业走向国际。一位聚氨酯业内人士表示。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未来高铁的海外投资将迅猛发展。根据各国规划,未来7年全球将投资新建3万千米高速铁路。我国有望借助明显的成本优势拿下较多的高铁订单,这就势必带动国内高铁用聚氨酯胶黏剂与聚氨酯涂料及防水材料发展。此外,在冷链、皮革、制鞋、橡胶轮胎等领域,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我国聚氨酯企业重点局部的地区。

       当前行业面临着增速放缓、结构调整、产能过剩等问题,但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发展契机将是巨大的,在这种新形势下,抓住机遇走出去,才能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过,目前除了万华化学匈牙利MDI项目运行顺利之外,我国聚氨酯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还不够快。有聚氨酯企业负责人认为,目前行业要对外扩张,一方面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一方面还要选择好合适的地区,要选择原料来源多、人力资源密集、靠近下游市场的区域。

       突破技术方可由大变强

       中国聚氨酯产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许多原料和制品产量都达到全球第一,但许多核心技术并不在我们手上。聚氨酯产品家族种类众多,形态各异。无论是在国内发展,还是借船出海,没有过硬的技术工艺是不行的。在大宗原料明显过剩的同时,还有很多高端聚氨酯原料和产品依赖进口,必须开发更多的新技术,制订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加快行业技术进步,实现中国聚氨酯产业从大到强的转变。吕国会介绍。

       从具体的产品和技术领域,吕国会作出了详细分析。

       开发功能性聚醚产品我国目前聚醚生产企业较多,但生产技术壁垒不高,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突出。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和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加强对低挥发、低气味、低VOC、高阻燃性、可生物降解等功能性聚醚产品的开发应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开发聚氨酯泡沫稳定剂聚氨酯泡沫稳定剂是生产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关键助剂。由于聚氨酯泡沫塑料应用领域广泛,各下游行业对聚氨酯泡沫的生产要求不同,使得聚氨酯发泡配方体系多样。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聚氨酯匀泡剂行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但在产品品种、产品质量、生产制造水平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聚氨酯泡沫行业向低碳、节能、环保、安全方向发展,新的发泡原料、高性能泡沫塑料的不断开发,则需要新的匀泡剂与之相适应,要重点开发专业化、系列化新品种。

       开发化学环保型聚氨酯发泡剂由于HCFC-141B或二氯甲烷等非环保型发泡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及温室效应影响,国家已经对其使用进行限制。当前,聚氨酯硬泡行业HCFC-141B淘汰工作的难度极大,开发新的聚氨酯发泡剂并尽快产业化势在必行。开发化学环保型发泡剂发泡技术,兼顾经济性和产品性能,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开发HPPO法生产环氧丙烷技术HPPO法生产环氧丙烷具有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收率高、其他副产品少、基本无污染等特点,符合安全环保、清洁生产的理念。中石化长岭分公司10万吨/年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工业示范装置,去年成功产出纯度达99.96%聚合级环氧丙烷,该装置采用中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生产技术,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加快HPPO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扩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稳定性。

       电商平台有望快速扩张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吕国会表示,目前在聚氨酯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正逐步兴起,并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快速扩张,完成第三方电商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上线产品标准、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日前,由上海易化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成立的九议网正式上线。据该公司总经理程国稳介绍,九议网致力于打造一家透明公开、简单高效、互惠互利的化工品交易平台,其中聚氨酯原料产品占相当的比例。

       据了解,九议网的交易模式有三种:现货交易、团购交易、远期交易。常规交易是以协议为准的交易模式,买家在九议网下单后付款,款到卖家及时发货;远期交易是买家预订产品后,预付20%定金,表示锁定该产品,交货期限在15~30天之后完成;团购交易是以特种(差异化)产品的交易模式,每种产品的团购周期为7天,并且交易量要达到规定量才进行统一发货。

       通过电商平台,企业可以实现技术、资金和供应链融合。技术层面,我们可以在线上线下提供技术支持;资金层面,我们可以通过平台给客户提供融资贷款,解决客户资金短缺问题;供应链层面,我们可以实现就近发货,线上线下共用仓库,发挥品牌多、仓点多的优势。程国稳表示,该电商平台具有五大优势。一是直供下游工厂,省去中间环节,节约成本;二是提供物流仓储等技术支持,节省物流成本;三是提供如信贷等金融服务;四是提供多种营销服务,促进销售量;五是客户分布广,九议网依托天天化工网十年的经营,客户资源遍布中国大陆、东南亚、中东、印度、非洲。

       我们计划在2016年10月份开通海外平台,为国内供应商开辟海外市场,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东南亚、印度等地区建立或合作设立仓库,为国内供应商开展海外交易打通销售通路,实现跨境支付,化解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程国稳说。

       今年12月,山东中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化学品交易网将举行上线仪式。公司电子商务部副主任陆治存表示,公司上线初期将注重电商平台功能的完善,明年将完成在线交易、融资和竞拍等相关板块的建设,未来还要完善仓储、物流等内容。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聚氨酯产品电商平台的搭建还刚刚起步,在原有销售模式的重组、减少融资经营风险、确保不同企业批次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待解。

       聚氨酯电商的推广确实也有一定难度,比如一些企业对电商不了解,一些参与电商的人员、机构不懂化工产品等,但是电商确实能发挥提效降本的作用,聚氨酯电商平台的扩张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陆治存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聚氨酯保温材料使用中的节能效果显著
  聚氨酯保温材料使用中的节能效果显著  聚氨酯保温材料使用中的节能效果显著:  聚氨酯保温材料生产耗能低,使用中的节能

0评论2022-09-065274

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使用范围
 聚氨酯保温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硬质聚氨酯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低、耐热性好、耐老化、容易与其它基材黏结、

0评论2022-09-064832

建筑节能:成本制约聚氨酯保温材料拓市发展
对建筑物进行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其中聚氨酯硬泡外墙保温系统由于其良好的保温隔热性备受业内人士的推崇。然而日前记

0评论2022-09-014895

聚氨酯保温材料在验收的时候应达到的标准
聚氨酯保温材料完工之后接着就是检验标准,但是对于这样的保温材料有着哪些标准呢?同时怎么才能知道完工后的保温材料是否合格呢?接下来外墙保温工程在这里给大家说明存在的问题。

0评论2021-03-246388

英国PIR和PUR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变迁
格伦费尔塔(Grenfell Tower)火灾事件发生后,PIR隔热材料成为2017年头条新闻。其贸易协会试图获得业内认可,被视作可信赖的专家。IMA(隔热材料制造商协会)首席执行官Simon Storer向Simon Robinson阐述了接下来行业和协会将会发生何事。

0评论2018-02-054340

一种太阳能水箱用聚氨酯保温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水箱用聚氨酯保温材料,由聚醚组合物和异氰酸酯反应制成,本发明具有强度高、密度分布均匀、保温隔热效果好等优点。 ​

0评论2018-02-014681

雅克科技深冷复合节能保温材料国产化项目
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总市值98亿元),注册资本3.4亿人民币,员工500余人,是全球最大的磷酸酯阻燃剂生产企业,80%的产品出口欧美和亚洲等地,2017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润2.8亿元。

0评论2018-01-258895

聚氨酯保温材料诸多性能详解
行业里的朋友都知道聚氨酯保温材料是有机保温材料中性能最好的,曾经有人总结认为硬泡聚氨酯材料是最理想的建筑节能材料,它可以应用于建筑墙体保温、屋面保温、地面保温等多个部位。

0评论2017-12-065863

聚氨酯保温材料内电气线路故障引发大兴“11·18”火灾
北京市27日对外公布北京大兴“11·18”火灾事故原因。经公安部门工作,北京大兴“11·18”火灾排除人为放火嫌疑,起火原因系埋在聚氨酯保温材料内的电气线路故障所致。樊某某等20人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已被大兴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0评论2017-11-293433

聚氨酯保温材料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优势
目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低能耗建筑是指在围护结构、能源和设备系统、照明、智能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综合选用各项节能技术,能耗水平远低于常规建筑的建筑物。保温节能对建筑物至关重要,其核心问题就是保温材料的选用。近年来,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其需求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建筑业的应用。随着当今世界各国有关环境保护、温室效应、能源消耗的各项法规越来越完备,要求越来越严,硬质聚氨酯在建筑应用方面的优越性能也越来越突出。

0评论2017-02-273593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