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建设部新标准是推动中国建筑节能的第一步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合:建设部新标准是推动中国建筑节能的第一步

2006-09-15 23:2635510
建设部日前颁布、并将于明年正式施行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应当将所售商品住房的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等基本信息在销售现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并在《住宅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载明。并同时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节能规划,制定国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城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节能规划,制定本地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这一措施是中国建筑节能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建筑技术节能从抽象的呼吁向具体量化指标的转变。

新标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为广大住宅消费者提出了一定可以量化的,同时可以标称的指标。使普通购房者对于建筑的节能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往的消费者在选择住宅商品房时,对于住宅的节能性能,以及节能具体技术,设备以及材料都一无所知,更不要说具体的选择标准。这样造成许多自称达到国家节能标准的住宅,既无可以明确指明的节能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又无法提出节能的量化指标。住宅节能只停留在宣传的口号层面,节能的理念更多的是被用作促销的标签。在这样的一个务虚的节能时期,虽然众多的所谓节能楼盘出现,但城市建筑的整体能耗仍然居高不下,终于达到国家与消费者都忍无可忍的地步。新标准的实施,将使建筑节能在具体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选用方面更加明确。

新标准公布出可以量化的指标,为消费者选择不同楼盘提供了比较的可能性,为产品的选择提出了一定的数据化依据。消费者选择任何一款商品,无论是日常消费品,还是作为不动产投资的住宅商品房,其选择的依据既包括审美等不可以量化的感性因素,又包括技术性能指标等一些可以量化的理性依据。以往的住宅产品过于强调所谓产品品质中观感的成份。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营造园林景观、样板房精装修、以及奢华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外观方面。环境与美观都属于审美范畴,见仁见智,无法量化,也没有统一的选择标准。新标准可以量化指标是建筑核心技术品质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建筑节能提出的明确、唯一、权威性的品质要求。这一理性的标准将为消费者擦亮眼睛,使其掌握科学的武器,也将促使地产项目的竞争回到理性的轨道,并依靠科学的数据走向公正的竞争。

新标准的公布无疑提高了住宅节能的实际效果。在近几年的火爆楼市中,虽然房价节节攀高,消费者多次置业的不在少数,但买一套房便后悔一次的消费者大有人在。也有相当多的消费者对于手中这些高能耗低舒适的商品房发出"买得起,烧不起"的感叹。有些采用非常基本的,或者是传统的住宅维护结构和采暖制冷设施的住宅,虽然售价不高,但每年的采暖及制冷费将近一万元。而按照新的节能住宅标准设计的楼盘,由于大量采用了高标准的节能材料和技术,在不同方面的节能效果均有所提高,因而有利于节约能耗,为消费者和社会带来长久的好处。

新标准是国家的强制性措施,由于其进一步细化了标准的内容,因而强化了标准的执行力度,可以说是提高了强制性等级。以前虽然有国家住宅节能规范,但由于标准偏低,特别是缺少技术细节以及可操作的标准,使得住宅节能多停留于表面文章。在房地产市场上,随着行业游戏规则的不断升级与完善,对于产品质量约束性的技术标准只会越来越高,执行力度也将会越来越严格。新标准在执行层面的严肃性将有利于整个行业向着规范化与健康化的方向发展。而在更高层面的产品竞争方面,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势必是最大的利好。

新标准目前仅对建筑产品中所应用的各单项技术与设备提出了节能指标要求,尚未对住宅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比如每套住宅,或者每栋住宅的整体能耗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单项采用某些节能技术和材料,会取得一定的节能效果,但若要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则需要各种节能技术的统筹设计和综合运用。由于消费者所选购的商品房是一件整套成品,其整体节能指标才是这件产品的真正节能效果。也就是说单项节能技术的堆集不一定能够达到最优的整体节能效果。开发商在推销自己的住宅产品时,多把单项节能技术的应用作为卖点,强调的是这些单项技术和设备的节能指标,而回避住宅的整体节能效果。任何一个电器都需标明能耗指标,比如一个电吹风800瓦。一部汽车需标明速度、马力、油耗。没有哪个汽车经销商只炫耀汽车各零配件的数据,而回避整车的性能与能耗指标。

德国建筑节能规范也经历了几次升级过程,新的建筑节能规范EnEV2002,体现了德国最新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成果,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这项新的建筑节能技术规范的核心思想,是从控制单项建筑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屋顶)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化为对建筑物真正的能量消耗量的控制,达到严格有效的能耗控制。实际操作中,一是实行建筑能耗定量化,建筑能耗证书系统;二是新建住宅必须出具采暖需能耗量和住宅能耗核心值。新建建筑必须出具节能范围所需求的建筑热损失计算,证明建筑每年所需的能量。建立建筑能耗证书系统对控制建筑能耗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手段。

用"短板"理论可以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印发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2021年11月一、“十三五”装配式建筑发展评估1(一)“十三五”

0评论2021-11-229877

句容开展绿色建筑专项检查
为贯彻落实绿色建造理念、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近日,句容市建筑节能技术服务站对全市20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33个在建项目进行了绿色建筑专项检查。

0评论2021-11-209099

建筑低碳不能只盯着建筑节能
要实现“双碳”目标,建筑行业的发展路径依次是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产能建筑。在此过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国对于建筑节能的领会和贯彻程度非常深,相关体系也较为健全。不过,除了节能,建筑低碳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0评论2021-11-169272

呼和浩特: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呼和浩特市日前出台《呼和浩特市建筑节能和

0评论2021-11-169185

在‘双碳’背景下,中国建筑节能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建筑行业是决定一个城市碳中和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双碳’背景下,中国建筑节能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建筑节

0评论2021-09-2412096

广东东莞市住建局解读装配式建筑实施有关事项
为进一步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不断提升住建品质,9月14日,广东省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住建局)发布《关于补充明确

0评论2021-09-2411228

“双碳”时代!内蒙古自治区着力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
8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相关部门就《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0评论2021-08-1911707